对手变盟友,长安与吉利的新能源转型之路充满焦虑-世界快播报
- 来源:金融投资报
- 时间:2023-05-12 17:33:26
【资料图】
本文共1399字阅读完约3分钟金融投资报记者 贺梦璐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一骑绝尘,长安与吉利这两家老牌车企终于有了大动作。5月9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控股”)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汽车”)宣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动力、海外拓展、出行等产业生态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品牌向上。对手变盟友框架协议显示,双方将在新能源领域,双方将就电芯、充换电技术、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新能源产业布局进行合作。在智能化领域,将围绕芯片、操作系统、车机互联、高精地图、自动驾驶等展开合作。另外,双方还将共同开展动力平台、动力技术的合作,探讨海外发展、出行生态的合作共享,并在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碳交易等领域展开合作,共享前瞻技术应用发展。吉利与长安均作为国内头部车企,此次“双向奔赴”背后的意味深长。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中国品牌来说,面对着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大背景,车企之间展开合作避免重复的技术投入,能够有效降低研发成本,提升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型的市场竞争力。摄影:李里
而值得注意的是,双方从激烈纷争到战略合作,还不足三个月。2月28日,吉利汽车发布其新能源“银河”系列之后不久,长安汽车曾发律师函状告吉利银河之光概念车涉嫌大量抄袭长安汽车概念车,其声称已经严重侵犯了长安汽车的相关知识产权。竞争日趋激烈
不难发现,新能源汽车市场是一块“肥肉”,也是各车企撕咬争夺的下一个主阵地。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新能源乘用车零售567.4万辆,同比增长90%,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7.6%。纵观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可以说是前有猛虎后有追兵。前有超越BBA,四月交付超7.5万辆的特斯拉,后有中国自主车企稳坐销冠的比亚迪,另外“蔚小理”等一众造车新势力来势汹汹。面对“围剿”,长安汽车旗下的深蓝汽车、阿维塔以及吉利汽车旗下的几何、极氪、银河,显然未能交出满意的成绩单。财报显示,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为186.35万辆,同比大增208.64%;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为28.4万辆,占比12.1%;吉利汽车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则达到了32.87万辆,全年新能源渗透率约23%。单看销量上看,同为国内自主车企,比亚迪已遥遥领先。再从业绩上看,尽管在2022年营收、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但实际上不可相提并论。财报显示,2022年,比亚迪实现营收4240.61亿元,同比增长96.2%,净利润为166.22亿元,同比增长445.86%;长安汽车实现营收1212.53亿元,同比增长15.32%,净利润为77.98亿元,同比增长119.52%。吉利汽车实现营收1479.65亿元,同比增长45.6%,净利润为52.6亿元,同比增长8.52%。加速新能源转型总的看来,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洗牌,机遇与挑战并存。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3年,已关停并转的汽车品牌达75个,未来2到3年,保守预计有60%至70%的品牌将面临关停并转。曾经的“自主一哥”们,所面临的压力,远不止业绩上的波动,故加速转型迫在眉睫。今年1月,吉利汽车集团公开表示,2023年,吉利汽车集团销量总目标为165万辆,并力争实现新能源整体销量翻番增长,超过60万辆。另外,长安汽车也已表态,2023年力争实现产销汽车超过253万辆,全年计划投放新能源产品10余款,加快新能源转型步伐。摄影:李里
国泰君安证券指出,2023年继续看好乘用车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和汽车智能化产业链的发展。其认为,2022年新能源和智能化零部件企业盈利同比增长,随着在手订单投产爬坡,业绩开始释放。“下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有望延续高增长。”中信证券表示,从全球视野看,中国电动化供应链快速发展、最为完善,龙头企业已经供应海外,作为全球优质制造资产的价值凸显。编辑|陈雨禾 校检|袁钢 审核|何颖本文为|金融投资报jrtzb028(微信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金妹儿
转载须在正文开头显著位置
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名,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1120180008
关键词: